“张家界地貌”11日正式命名,以代称当地特有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该名词将成对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对外的一张新名片。
通过参与“张家界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专家的共同研讨,“张家界地貌”一词有了明确的定义:它是“在中国华南板大地构造背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由产状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营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的地貌景观”。
据悉,9日至11日,来自新西兰、波兰、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德国和日本等7个国家的16位国外地貌学权威,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刘嘉麒等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20多位知名地质地貌学专家参与了此次研讨会。会议期间,海内外专家对天子山、袁家界、金鞭溪、黄石寨等张家界典型地貌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重点对张家界地貌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研讨。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在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2004年被联合国列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主席迈克尔?克罗泽考察后认为,张家界地貌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可作为研究砂岩地貌的典型地点。
经过国内外与会专家的共同努力,研讨会还推动形成了三项重要成果:
会议倡议成立世界砂岩地貌工作组和张家界地貌研究中心,开通世界砂岩地貌地质公园研究网络,促成在IAG(国际地貌学家协会)和IGU(国际地理联合会)框架下建立砂岩地貌研究相关的工作组织机构,开展砂岩地貌的国际对比研究;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将联合成立张家界地貌研究基地,吸引国内外地貌专家来张家界开展地貌研究;并设立张家界地貌研究开放基金,资助砂岩地貌领域创新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课题;
会议倡议,组织筹备“世界砂岩地貌大会”,大会每3年举办一次,积极推动首届大会于2012年或2013年在张家界举行,其后,大会将在世界各砂岩地貌地轮流申办举行。
张家界市市长赵小明认为,张家界地貌在世界上是真正的绝版。今后,当地在推介旅游资源的同时,将积极向外推广其科普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张家界地貌的独特价值。